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023-63527561
重慶高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高騰大道(二期)道路工程環境信息公示(第二次)
1.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擬建項目得到了重慶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重慶市規劃局等相關部門的同意。擬建項目位于重慶高新區拓展區含谷鎮內,項目起點位于森谷路西側,向東延伸,分別與森谷路、A3路平面交叉后,終點接羅家院立交段高騰大道起點;項目全長620m,為城市主干道,設計速度60km/h,標準路幅寬度44m,雙向八車道,含一座箱涵(尺寸4.0m×2.5m,長92m)。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建設范圍內的道路工程、箱涵工程、綠化工程、排水工程及交通標志標線等。總用地面積約0.57hm2,均為永久占地。擬建項目總投資為11072萬元,其中環保投資89萬元,占總投資的0.80%。總建設工期18個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的相關規定,現將“高騰大道(二期)道路工程”項目進行第二次公示,內容如下:
2.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項目在施工期和運營期會對周圍水、氣、聲以及生態景觀帶來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如下:
施工期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施工挖、填土及材料運輸產生的揚塵,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垃圾,因施工帶來水土流失等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運營期機動車產生的噪聲、尾氣對周圍聲環境、環境空氣及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道路運輸所帶來的環境風險。
3.預防或減輕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施工期:
① 污廢水
施工過程中的水污染源主要為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場營地內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沖洗產生的生產廢水等。
本項目施工場地內設置有施工機械停放場,其生產廢水主要為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的沖洗廢水。施工場地內修建截排水溝及簡易隔油沉淀池,經場地內修建的截排水溝及簡易隔油沉淀池處理后,回用于場區灑水、加工作業用水或車輛清洗用水,不外排。施工人員食宿依托附近居民搬遷后空置的房屋或已有設施解決;產生的生活污水經租賃房現有旱廁收集處理后,交當地居民農灌;或經附近的市政設施處理達標后排放。
② 廢氣
擬建道路施工期主要的大氣污染物為施工揚塵、瀝青煙及施工機械燃油廢氣。采取的環保措施主要為:施工場區及道路灑水抑塵;采用先進施工機械并加強維護;施工區灑水抑塵;易撒露物質密閉運輸,控制車速;設車輛沖洗設施,車輛出施工場區前應沖洗輪胎;施工場地內易起塵粉質物料、臨時棄土場內的表土均采取篷布遮蓋,使用商品砼和瀝青混凝土,嚴禁在施工場地內熬制瀝青;嚴禁燃煤和焚燒生活垃圾。揚塵防治采取的主要措施為:加強施工管理、封閉施工、灑水抑塵、簡易綠化等措施。施工單位嚴格執行《重慶市主城塵污染防治辦法》(渝府令第272號)、《重慶市“藍天行動”實施方案(2013-2017)》等相關要求,采取嚴格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使施工揚塵對環境影響降至*低,滿足藍天行動要求。
③ 噪聲
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嚴格執行重慶市人民政府令270 號《重慶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辦法》,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沿線居民正常的生活環境。本項目施工期噪聲控制要通過減少高噪設備的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應選用噪聲較低的設備;高噪聲設備采用臨時隔聲罩且遠離居民點布置;另一個方面,要加強一線操作人員的環保意識,盡可能做到輕拿輕放,并輔以一定的措施,如鋪設草墊、在施工周圍建立圍欄等。同時嚴格執行環保法規在夜間禁止施工,對于必須在夜間連續施工并產生噪聲的工序,必須在當地環保部門登記備案,要求施工單位必須預先申請,獲批準后方可按申請要求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則不會對項目周圍環境產生大的影響。
④ 固廢
根據查閱本項目方案設計說明,道路施工土石方開挖量約11.65萬m3(含剝離表土量3.524萬 m3),填方27.54萬m3(綠化覆土3.524萬m3),缺方15.89萬m3。目前,森谷路正在施工,將產生133843m3的棄方,可調配至高騰大道(二期)。業主也可根據周邊道路、地塊的開發建設進度情況統一進行調配,運距暫按3km考慮。本項目施工期設置一處臨時表土堆場,布置在項目永久占地范圍內,施工結束后用于覆土綠化種植用土,減少了水土流失,對區域環境影響小。另:項目施工期將產生少量的建筑垃圾,如物料包裝袋、廢棄路沿石、鋼材等,對于可回用的材料集中收集后交廢品回收站進行資源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及時清運至鄰近的建筑垃圾填埋場內進行填埋處置,嚴禁隨意丟棄或零散堆存。
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至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理。
⑤ 生態環境
施工期應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將施工活動全部布置在施工征占地范圍內,避免新征占地,*大程度減小對周邊生態環境的擾動影響。施工期對工程進行合理設計,地表開挖盡量避開暴雨季節,預先修建沉砂池、排水溝,使工程施工引起的難以避免的水土流失減至*低程度;為減輕雨水對施工地表的沖刷,地表開挖盡量避開暴雨時節,及時處理開挖回填、臨時堆放的邊坡處理等;在施工雨季來臨之時,可選用編織袋、塑料布對開挖裸露土質邊坡面等進行覆蓋。施工挖方應及時轉運至回填區域,暫不利用的土石方臨時堆存在道路兩側,采取篷布遮蓋,避免土石方隨意堆棄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剝離表土袋裝收集后,堆存在項目所設表土臨時堆場內,采取篷布遮蓋。及時恢復施工跡地,不再施工的區域盡快進行綠化等措施;施工完成后應盡快進行道路硬化和綠化工作,把水土流失降低到*低限度。
臨時施工場地、臨時表土堆場等應按照水保方案的要求設置攔擋和覆蓋等臨時措施;施工結束后應及時對施工生產區進行清理,并撒播草籽進行過渡期的植被措施。
(2)運營期:
① 污廢水
本項目建成后沿線不設收費站及服務區,無污廢水產生,營運期廢水主要為路面徑流。本項目道路路堤兩側設置排水溝及雨水管網,雨水經收集后進入下游市政管網。道路營運期應加強道路運輸車輛的管理,車輛裝載有石灰、水泥、土方等易起塵的散貨,必須加蓬覆蓋后才能上路行駛,防止撒落的材料經雨水沖刷后造成水體污染。嚴禁各種泄漏、散裝超載的車輛上路行駛,防止道路散失貨物造成水體的污染。定期檢查、維護沿線的水土保持工程設施和排水工程設施,出現破損應及時修補。
② 廢氣
工程運行期間對環境空氣的影響主要為汽車行駛排放的尾氣及道路揚塵,汽車尾氣主要污染物為CO及NO2。經預測,擬建道路建成通車后,在營運近期、中期、遠期,CO、NO2距中心線兩側各200m范圍內的高峰小時濃度、日均濃度影響值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6-2012)中二級標準要求,不會對工程沿線環境敏感點產生較大的影響。預測表明,運營期間工程沿線一定范圍內CO及NO2濃度雖有所增加,但不會對區域環境造成明顯影響,仍能滿足二級標準要求。
為進一步減輕因道路營運給沿線兩側區域帶來的尾氣污染,在大力推廣CNG清潔能源汽車的同時,嚴格控制車速、嚴格執行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等相規定,加大道路交通管理,盡量保持車輛暢通,減少車輛怠速尾氣排放量,加強沿線綠化養護,充分利用其吸塵作用還能增添城市道路景觀。
③ 噪聲
本項目實施后,環評要求建設單位完善全路段限速、禁鳴標志,特別注重全路段交通標志的設置,加強道路兩側的綠化布置,種植降噪能力較強的植物,形成天然的隔聲屏障。后期本項目沿線地塊大多規劃為居住用地,人口居住密度較大,建設單位應于該段設置彈性減震帶,降低交通噪聲對居民集中居住區帶來的負面影響。預留噪聲監測、防治專項經費,在運營期加強監測,對噪聲超標的居民進行跟蹤治理,將噪聲影響降至*低水平。
④ 固廢
道路建成后,沿線不設收費站和服務區,營運期固體廢棄物主要來源于行人產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各種貨車在運輸過程中灑落的固狀物體。由環衛工人定時清掃,固廢分類袋裝收集,集中送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4.主要評價結論和建議
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重慶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