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023-6352756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現將“三峽庫區重慶主城“兩江四岸”江北區江北城段消落區岸線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信息進行第二次公示。
擬建江北區江北城段消落區岸線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起點與嘉陵江長安碼頭下河道末端已建護岸工程銜接,沿嘉陵江北岸自西向東至江北嘴;進入長江后,沿長江北岸由南往北延伸,終點位于塔子山南麓觀音寺。工程范圍內兩江岸線全長約6km,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護岸工程、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生態景觀工程。
工程總投資(靜態)73208.80萬元,環保投資1053.41萬元。本工程總工期為24個月,其中主體工程施工期20個月,準備工期2個月,工程完建期2個月。
工程建設符合《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2007-2020年)》、《重慶市主城區城市防洪規劃(2006-2020年)》、《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三峽水庫重慶庫區消落區管理的通知》(渝府發〔2009〕73號)和《重慶市三峽水庫消落區管理暫行辦法》(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 267 號)相關要求。
本工程沿線受水流沖擊、淘刷及風化作用影響及人類干擾,地表有一定程度的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大部分岸段坡面植被由于缺少維護和管理,雜草叢生、落淤污染,工程全線消落區范圍內的岸坡基本沒有得到整治。工程沿線濱水岸坡植被生長無序,消落區緩坡未經系統整治卻遭受人為活動影響,地表植被零星,沿線濱水景觀效果不佳。
工程沿線環境空氣質量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類標準;長江寸灘監測斷面水質除總磷略有超標外,其余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Ⅱ類標準,嘉陵江大溪溝斷面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沿線敏感點聲環境質量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或4a類標準。地下水除pH外,其余均滿足《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的Ⅲ類水質標準。
本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和臨時占地。其中永久占地對區域土地利用結構具有不可逆的影響,臨時占地經生態恢復后,土地原利用屬性可恢復。
永久占地內土地利用類型以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為主,約占總面積的88%,另外占用5.38hm2的林草地。本工程為岸線整治項目,本身屬水利設施,因此工程建成后,占地范圍內的域及水利設施用地性質不會發生改變。
工程建設區的植物措施面積達36.7hm2,林草植被恢復率達100%,林草覆蓋率達43%。盡管占用了部分林草地,但從整個評價范圍來看,區域內的植被覆蓋面積有明顯的增加,對林草地的土地利用是有利的。
本工程永久占地范圍內植物群落物種豐富度不高,工程建設不會對區域植物生物多樣性造成明顯不利影響。施工結束后,施工場地、施工便道等臨時占地立即進行植被恢復,基本可實現恢復原貌。
工程施工將破壞哺乳類的棲息地,造成動物的遷移,施工區附近區域哺乳類棲息適宜度降低。工程施工將破壞鳥類的棲息地和捕食環境,鳥類將遷往周邊適宜的生境,主動避開人類活動影響。待工程結束后,通過良好綠地環境的打造,鳥類數量將逐步回升。受工程影響的主要是生活于河道灘涂的蛙類。工程施工期間,受施工干擾影響的蛙類等兩棲動物將會自動往施工周邊地區遷移,遷移后受工程施工影響較小。
工程施工過程中漏排的含SS和石油類廢水可能對局部水域的浮游、底棲生物和魚類產生影響。同時爆破作業產生的振動會驚擾魚類,造成短時間內附近水域魚類數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