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023-63527561
豐都縣靈峰礦業有限公司鹽井溝灰巖礦改擴建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信息公示(第二次)
1建設項目概況
1.1項目由來
豐都縣靈峰礦業有限公司鹽井溝灰巖礦改擴建項目建于2010年,項目位于豐都縣樹人鎮萬壽橋村1社,是一家專門從事石灰巖礦山開采及生產砂石料加工企業,采礦證照齊全有效。該礦山劃定礦區面積:0.0236km2,開采標高:+530m至+450m,主要開采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石灰巖礦,礦山占用石灰巖礦石資源儲量約26.12萬噸。設計生產規模5萬噸/年,服務年限約為5年。目前,礦區范圍內資源接近枯竭,可采礦產資源較少。根據礦區資源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擬在礦區已采東北面擴大礦區范圍,將原生產規模5萬噸/年擴大為10萬噸/年,擴大礦區范圍后礦山范圍長440m,寬約250m,礦區面積約0.0964km2,設計開采標高+585m~+410m,礦山占用石灰巖礦石資源儲量(333)60.1萬噸,可采儲量為43.3萬噸,設計生產能力10萬t/a,儲量備用系數取1.1,服務年限約4年。采礦方式為放炮開采,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礦山采用溜礦槽+公路運輸開拓的方案。礦石經溜礦槽溜至底部平臺,由裝載機裝車運至破碎站。經過破碎、篩分的礦石通過運輸車輛運至堆料場,汽車外運。產品方案為建筑用石灰石,破碎加工。
工程投資200萬,環保投資50萬,環保投資占投資比例系數20%。擴建后全礦勞動定員13人,每天8h單班工作制,全年工作300天。豐都縣靈峰礦業有限公司委托重慶渝佳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進行 “豐都縣靈峰礦業有限公司鹽井溝灰巖礦改擴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接受委托后,評價單位組織評價人員深入現場踏勘,收集有關基礎資料,環境監測資料,編制完成了《豐都縣靈峰礦業有限公司鹽井溝灰巖礦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初稿。按規定進行公示。
1.2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鹽井溝灰巖礦改擴建項目
(2)項目業主:豐都縣靈峰礦業有限公司
(3)地理位置:豐都縣樹人鎮萬壽橋村1社
(4)建設性質:改擴建
(5)生產規模:年生產能力為10萬噸
(6)礦區范圍:擴建后礦區面積:0.0964km2,開采標高:+585m~+410m
(7)開采方式:露天開采、溜礦槽+公路運輸開拓
(8)開采方法:臺階式采礦、放炮落礦、手工揀選、機械破碎、汽車運輸
(9)服務年限:4年。
(10)工程投資:工程投資200萬,其中環保工程投資50萬元。
(11)改擴建新增工程內容:增加1臺挖掘機、1輛自卸汽車。全礦職工總人數7人增加到13人。完善環保措施。
2環境質量現狀
評價區域地表水質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域水質標準。能夠達到適用功能要求。評價區空氣質量能滿足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要求。評價區噪聲監測點監測結果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標準要求。
3項目可能造成的主要影響及擬采取的防治措施
(一)廢氣
根據調查,現有環保問題主要為已采作業面產生少量揚塵,應及時對礦山已采作業面進行生態恢復。礦山溜礦槽兩側設置管道灑水系統,在礦山開采時進行灑水。新增作業面設置管網灑水系統,設置高位水池。主要運輸道路采用碎石路面硬化,并利用灑水車定期灑水。傳輸帶進行密閉防塵,破碎站粉塵增加布袋除塵器、經除塵器收集處理達標排放。堆料場采用移動炮霧機進行降塵,并對堆料場石料進行覆蓋。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項目粉塵對周邊環境影響小。
(二)噪聲
破碎機采取基礎減震措施??諌簷C房內空壓機采用基礎減震及建筑隔聲措施。而本礦礦山開采邊界200m為安全距離,安全距離內無居民。因此評價認為,擬建礦山生產期噪聲對場界外聲環境敏感點影響小。
(三)廢水
礦區出口應增設車輛沖洗池,洗車廢水主要污染物為SS,礦山洗車廢水經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礦山防塵灑水,不外排。礦山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由附近農民用于農灌。2個排土場周圍增設截排水溝,采區四周設置排水溝,排水溝末端設置沉砂池,收集排土場、采區雨水經沉淀處理后排入沖溝。堆場匯水主流方向下游增設沉砂池,堆場匯水經沉淀后排入沖溝。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項目對周邊水環境影響小。
(四)固體廢物
營運期廢土巖、廢石置于排土場堆放。沉淀池、沉砂池沉淀處理后少量廢渣,全部送入排土場堆放。本項目所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礦層中夾石,表層土壤,成分主要為頁巖等,不含有毒有害成分,為第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按《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中要求堆放即可。排土場淋溶水主要為SS等,在降雨初期淋溶水中SS含量較大,隨降雨持續時間逐漸減小。因此淋溶水排入地表水體對沖溝及下游河流影響小。礦山生活垃圾設置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送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處理。通過以上措施,本項目固體廢物對環境影響小。
(五)生態影響
礦山開采對項目占地應按國家相關要求進行補償。擬建礦山應當按照《土地復墾條例》(2011年3月5日)、《重慶市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等要求制訂“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方案”并實施。方案應包括開采期和閉礦期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
開采期應做到做到邊開采邊復墾綠化,恢復景觀林地。評價提出生態恢復的初步方案和要求,具體應編制“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方案”并落實。礦山的開采方式為由上至下、由頂至低,分層進行開采,礦區采礦每采完一個臺階,對其進行植被恢復復墾。復墾方向林地,植被覆蓋率應達到90%。防止外來入侵物種。復墾土壤來自剝離土;平臺植被恢復采用喬木+灌木+草木樹種組成,坡面植被遮蓋采用藤本(向上攀援)+藤本(向下垂吊)樹種組成。進行土壤改良。閉礦后對采空區、工業場地、進行全面生態恢復復墾。復墾為林地。林地植被覆蓋率應達到90%。防止外來入侵物種。林地植被恢復采用喬木+灌木+草木樹種組成。復墾土壤來自于開采過程中的剝離土。評價區域主要為農田、林地生態系統結合,植被種類較單一,野生動物稀少,無珍稀保護野生動物。生態結構簡單,環境異質性差。區域以人工生境為主,易于恢復。根據項目工程情況對各生態因子進行預測分析,提出相應的生態保護和恢復措施,擬建建設項目的規模和選址合理,擬建項目在各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小,對各生態因子影響小,對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穩定性影響小,對區域生態功能(主導水資源與水生態保護、農業生態功能的維持與提高,輔助功能為水土流失預防與監督、面源污染、礦山污染控制)產生輕微不利影響,對生態質量影響小,可以接受。
4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豐都縣靈峰礦業有限公司鹽井溝灰巖礦改擴建項目實施有利于促進區域建材工業的發展,有利于增加就業,對促進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解決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具有積極意義。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重慶市的有關政策規定,選址符合相關規劃,選址合理。該礦山的歷史開采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件,但也存在一些環境問題,對大氣、水、聲環境、生態環境有一定影響。評價結合存在的環境問題和改擴建環境影響分析,提出“以新帶老”環保措施,實現達標排放與總量控制,能夠達到“增產減污”要求,項目對環境影響小,對居民影響小,不改變區域的環境功能。通過落實評價提出的生態保護及恢復措施,嚴格執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土地復墾政策,對生態環境影響小,不改變區域的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改變區域的生態功能。綜上所述,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豐都縣靈峰礦業有限公司鹽井溝灰巖礦改擴建項目的實施是可行的。
5 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眾可在公示期間內到環評公司或建設單位查閱環評報告、索取補充信息,也可可來電、來函索取環境影響報告書,索取補充信息。
6環評單位、建設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重慶渝佳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大坪正街160號萬科錦城3幢36樓;
聯系人:唐老師 E-mail:253714784@qq.com;
聯系電話:023-63252125 ;傳真:023-63527561
建設單位:豐都縣靈峰礦業有限公司
聯系人:鄧老師
聯系電話:13658497391
聯系地址:重慶市豐都縣樹人鎮文廟居委會1組
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項目所在地周邊居民,受項目直接影響的居民、單位。
主要事項:本次公眾意見主要調查當地居結合本次評價初稿,對項目建設提出意見,具體內容見問卷調查表。
8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本次主要采取在http://www.rbdspt.cn/網上公示,然后發放公眾意見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公眾也可以向環評單位發送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意見建議。
9 公示期限
公示時間:2018年8月31日-2018年9月13日。
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2018年8月31日-2018年9月13日。